经济观察 调查研究 今日头条

分析人民币汇率趋势与政策

来源:新华网| 作者:连平| 发布时间: 2021-06-04| 浏览量:1647

2021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在波动中持续升值。本轮人民币升值主因是否是美元指数下行?人民币是否会就此一路上行?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文将对此阐述看法。

一、经济基本面决定人民币汇率中长期将以基本稳定为主

2021年4月后,人民币开始一轮升值,美元指数下行是重要原因之一。2020年二季度以来,美国推出了财政刺激政策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当前,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水平持续处在0-0.25%的历史低位。自2020年5月以来,美元指数已经持续大幅回落,自100点左右持续降至约90点。于2020年10-11月间有一波小幅反弹,2021年1月触底后又有过一波反弹至2021年3月底。可见,2021年4月以来的美元贬值只是去年5月以来美元贬值趋势中的一个阶段,并不存在突然性,基本上在市场的预期之中。鉴于大宗商品大都以美元标价,而去年二季度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美元指数的压力已经持续存在。

与美元指数变化的态势相对应,自2020年5月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国经济快速恢复、国际收支尤其是贸易顺差逐步扩大和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基调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自2020年5月28日阶段性高点的7.16至2021年5月28日的6.37,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达11%。从总体上看,最近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是去年以来趋势的延续。有必要指出的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虽然受到美元指数变化的影响,但决定两者汇率的基本因素或者决定因素仍是中美两国经济基本面。

自2017年至202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曾有过多次较大幅度的双向波动,运行区间在6.0-7.2。影响这一时期汇率区间大幅波动的主要因素包括中美经济增长水平差异、国际收支状况、中美利差以及美元指数走势等。

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将保持中高速水平,国际收支仍将出现双顺差,中国利率水平仍将高于美国等一系列因素,决定了人民币汇率仍维持相对强势地位。但一系列因素或变量仍有可能推动美元阶段性升值和人民币阶段性贬值,从而形成双向波动的格局。

综上可见,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汇率中长期将以基本稳定为主,但在短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有可能出现一定区间的双向波动。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人民币仍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

二、汇率制度和政策的选择要统筹考量、审慎选择和综合平衡

一般认为,本币贬值有助于制造业成长,而本币升值则会导致本国制造业承受压力。为此,一些国家货币当局在本币大幅升值或贬值时,通常会采取相关政策加以调节。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中国出口增速之间具有较为稳定的负相关性。人民币兑美元和一篮子货币有一定程度的升值,会对出口增速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在2018年以来,这种相关性明显的减弱并不太稳定。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强烈的冲击。然而伴随全球疫苗接种人群进一步扩大和多国政府抗疫举措进一步加力。全球供给能力将逐步恢复,此时,一个时期以来人民币较大幅度的升值带来的边际效应可能会显现出来。

2020年5月以来,伴随着抗疫成功和经济恢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上升,资本流入境内的速度加快。2020年中国已成为吸收直接投资的最大东道国。2020年底以来,证券投资流入资金每月以净流入为主,并有逐月扩大的趋势。从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上看,2020年中以来,“其他投资”项下出现了大额逆差。“净误差与遗漏”项也显现大额净流出。与此同时外汇储备则较为平稳,表明央行并未在市场进行直接的干预,而作为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平衡项,“净误差与遗漏”则担起了平衡的作用。

近期,央行强调了继续实施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金融委表态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这已经为未来一个时期的汇率政策定了基调。汇率和其他金融变量一样,很容易发生超调。汇率属于十分敏感的国际经济变量,牵动着利益攸关国家的政策中枢,大国的货币汇率更是如此。

因此,汇率制度和政策的选择要统筹考量、审慎选择和综合平衡。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应坚定不移地坚持市场化方向,不断增强市场力量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作用。(作者为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